> > 正文
句容茅山中心小学:诗词润泽童年 智慧点亮人生
为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茅山中心小学积极开展“诗教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自2014年下半年学校接到创建任务以来,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教活动。
一、挖掘茅山文化资源,打造诗词校园文化。
1.打造红色诗词大道。在红色大道两旁的橱窗中张贴了陈毅元帅当年领导苏南军民抗日期间创作的诗词,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格律诗的魅力,更领悟到陈毅元帅博大的胸襟、顽强的意志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布置地域特色门厅。该校收集了历代名人雅士写茅山的诗词佳作,布置在大门厅内,孩子们进进出出,耳濡目染中,便爱上了家乡的诗词和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
3.开辟诗词文化长廊。漫步诗词长廊,可以感受到诗词发展灿烂辉煌的历史,结识历代诗词名家及其作品,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经典诗词名篇也悄然走进他们的心田。
4.张贴楼层立柱诗词。该校四个楼层的立柱,按童真童趣、山水田园、咏物说理、边塞思乡四个主题布置了古诗词名篇,供学生课间吟诵,以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5.精心布置“东进诗社”。“东进诗社”经过精心的布置,现在已成为师生诗教创作和传统文化学习研讨的专门场所。孩子们在这里赏诗品词,尝试创作,尽情地释放诗情。
二、组建师生“东进诗社”,定期开展诗教活动。
该校于2014年12月组建了学生“东进诗社”,指派文学底蕴厚实,对古诗词研究有一定造诣的语文骨干教师担任诗社辅导教师,每周开展诗词鉴赏和创作培训活动。该校还充分挖掘退休教师资源,邀请对诗词研究和创作颇有心得的杨广金老师作为诗教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给孩子讲诗说词,指导诗社孩子们进行格律诗的创作尝试。目前,诗社的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愈发浓郁,不少学生已经开始尝试创作。
三、开设诗教地方课程,开展诗教研训活动。
该校充分考虑茅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决定打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张牌,通过收集整理,汇编成该校第一本诗词校本教材《诗意茅山》。此外,该校还专门成立了诗教科研小组,定期开展诗词教学研讨活动。去年12月份,申报了诗教课题《小学山水田园诗教学策略的研究》,此课题已被镇江教科所立项。2名教师的古诗教学案例获奖。
四、组织诵读过关活动,全员参与诗词创作。
去年12月份,该校将《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0首》按年级进行划分,开展古诗背诵过关活动。该校还举行了“校园诗词吟诵大赛”、 “校园诗词创作大赛”。对优秀作品进行筛选,制作成第一本诗词作品集《小荷才露尖尖角》。该校还开展了诗配画比赛,各班将比赛获奖作品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进行展览。
五、养成晨读暮诵习惯,诗词融入校园生活。
1.诗词融进班级角落。各班图书角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合学生诵读的古诗词书籍,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每周一诗”供学生诵读。
2.诗词融进校园广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专栏,定期朗诵经典诗文或该校师生创作的诗文,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陶冶心智,体会自身学诗诵诗的快乐。
3.诗词融进校园网站。该校还充分运用校园网站,及时宣传报道学校诗教工作的成果,发表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不断扩大诗教影响。
4.诗词融进放学路队。每天放学,孩子们边走边吟诵几首古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创建诗香校园,彰显学校特色。诗教活动为该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该校将继续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诗意校园的品位,在文化血脉的传承与弘扬上做出应有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