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文
            走进村史馆  濡染家国情
            
            
			
            
                    句容市边城镇青山村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村始于隋朝,距今有1400余年历史,是边城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有1472户,常住人口3500人。历史上青山村人才济济,共出宰相9位,一品大员5位。鉴于这样的历史资源,村两委会于2019年决定建造村史馆,作为村民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11月21日,边城镇青山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组织本村孩子走进青山村史馆,让孩子们了解村史,感受家乡的变化和社会变迁,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一踏进村史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汉白玉的石匾,上面从左至右横着用楷书写着“太和元气”四个大字,字体圆润端庄,蕴含和谐、太平之意,代表了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村里老人讲这是明代的物件。
转瞬之间看到一个人的头部雕像,眉宇之间充满着凌然正气,双目如电,气宇非凡,他就是青山巫氏始祖巫彦徽。据考证,巫彦徽跟隋炀帝从福建来到江南,隋炀帝被弑后,巫彦徽一臣不事二主,返回福建,路过青山发觉此处龙脉旺盛,就隐居于此,开创基业,此后繁衍生息,薪火相传,家风纯正,尊教重礼,致使青山村共出九任宰相。
移步换景,陈列柜里有一个用煤炭雕刻的工艺品《鹿》,可谓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这个工艺品是青山村的乡贤许巧生捐赠的,他对故乡情有独钟,组织村民写了一本村史《古村落青山》,本书依托青山村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详细介绍了青山村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人物风景、乡风民俗。

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孩子们叹为观止:村史馆内2.4亿年的鱼化石,宰相巫朝润的故事,封皮斑驳的家谱,锈迹斑斑的农具··,一件件物品,一帧帧图片,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球。他们围着讲解员问这问那,当疑问被一一解答时,眉宇舒展,笑脸如花,喜悦写满了脸盘。
青山村党总支书记、关工委主任朱小龙表示:村辅导站将依托村史馆为载体,开展“知家乡、爱家乡”等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让他们铭记历史,感恩先贤,留住古韵乡愁,传承东乡文化,长大后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美好的贡献。(梅月红)
            
			
			
			
			
            
            
			
			

11月21日,边城镇青山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组织本村孩子走进青山村史馆,让孩子们了解村史,感受家乡的变化和社会变迁,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一踏进村史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汉白玉的石匾,上面从左至右横着用楷书写着“太和元气”四个大字,字体圆润端庄,蕴含和谐、太平之意,代表了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村里老人讲这是明代的物件。
转瞬之间看到一个人的头部雕像,眉宇之间充满着凌然正气,双目如电,气宇非凡,他就是青山巫氏始祖巫彦徽。据考证,巫彦徽跟隋炀帝从福建来到江南,隋炀帝被弑后,巫彦徽一臣不事二主,返回福建,路过青山发觉此处龙脉旺盛,就隐居于此,开创基业,此后繁衍生息,薪火相传,家风纯正,尊教重礼,致使青山村共出九任宰相。
移步换景,陈列柜里有一个用煤炭雕刻的工艺品《鹿》,可谓是巧夺天工、惟妙惟肖。这个工艺品是青山村的乡贤许巧生捐赠的,他对故乡情有独钟,组织村民写了一本村史《古村落青山》,本书依托青山村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详细介绍了青山村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人物风景、乡风民俗。

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孩子们叹为观止:村史馆内2.4亿年的鱼化石,宰相巫朝润的故事,封皮斑驳的家谱,锈迹斑斑的农具··,一件件物品,一帧帧图片,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球。他们围着讲解员问这问那,当疑问被一一解答时,眉宇舒展,笑脸如花,喜悦写满了脸盘。
青山村党总支书记、关工委主任朱小龙表示:村辅导站将依托村史馆为载体,开展“知家乡、爱家乡”等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让他们铭记历史,感恩先贤,留住古韵乡愁,传承东乡文化,长大后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美好的贡献。(梅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