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大家好!
我是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的张军老师。
我汇报的主题是:培养终身运动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可做可为的空间很大,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家校社协同以体育育人,培养终身运动者。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鹏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四者”教学理念: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引起了社会的共鸣。
培养终身运动者,要做到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先学校有思考,有方案,有做法。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创新体育活动与评价方式
1.课程落实多渠道。
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相关课程,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
保证“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室内外活动有内容,有新意,有轮换,师生全体参与。
延时服务时段开辟出40分钟体育活动时间,二十多个传统游戏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快乐。
多个体育社团,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2.体育竞赛现精神。
趣味运动会和冬锻三项比赛是学生十分期待的全员参与的大型赛事。
一只球可以有多种玩法,呼啦圈可以这样玩,一张纸片也可玩得嗨起来。
冬锻三项有个人展示的机会,也有团队作战的项目。从表情上看孩子们使出了洪荒之力,老师们是有力使不上。
春季田径运动会,隆重地开幕仪式,满满的仪式感。612名运动员决战赛场,2000多名家长和学生的呐喊声响彻云霄,点燃了整个校园的运动激情。压轴的教师接力比赛,把运动会推向了高潮,也为学生树立了运动榜样。还开展了运动照片故事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学生的运动热情。从他们的言语中发现,收获胜利开心,会继续努力,品尝失败,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自我鼓励重新振作。
3.评价激励多元化。
每人一册的体质健康报告书,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锻炼项目,还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创新家校协同与亲子锻炼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中小学生每天要保障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包括校内和校外各一小时,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从发布、到完成、上交,这都得到了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各群体的积极配合。
体育家庭作业操作群体、因素和内容关系网
体育家庭作业发布、完成和上交三环节
疫情期间亲子运动打卡活动让运动快乐每个家庭。还开展了网上运动会,让学生体会了别样的运动体验。运动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三、学校社区家庭联动,创新运动普及与提升训练
1.学校与足球俱乐部沟通,邀请足球教练来校为一二年级普及足球课,同时学校双休足球场对学生开放,其中比较优秀的同学组建校队,近几年多次代表句容到镇江市参赛。
2.体教融合结硕果。我校7名学生代表镇江市参加省级比赛,为江苏省游泳队输送了一名优秀学生,这在建校历史首次。
男女篮球队今年取得双冠,创造建校历史首次。女篮连续三年取得冠军,成就三冠王,再次成为首次。获得镇江市篮球比赛第二名,也是首次。
句容市首届羽毛球比赛第一名,也成为首次。特别要说说这场比赛,一号种子在第一场比赛中意外扭伤退出比赛,四人对五人,学生顶住了压力,一路拼杀进入决赛。决赛倒数第二场比赛,落后五分,但是他没有放弃,潜能反而被激发出来,翻盘获胜,大家都欢呼雀跃。我们看得见的是胜利和喜悦,看不见的是收获了永不言败、逆风而上、披荆斩棘的精神动力,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成绩的取得、获胜的喜悦、失败的不甘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是孩子的成长,是他们拥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再思考。
1.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提升,扩大体育育人效果。
2.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素养,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做大量的创新工作。
3.我们不仅仅关注比赛成绩的取得,更多地应着眼于全体学生。
不断创新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运动快乐,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从而为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为减少近视率,为减少特殊学生做出一些努力。
家校社协同育人,你我他合力齐心。培养终身运动者,中华民族定复兴。
以上汇报,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