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文
郭庄中学:以德育人,润物无声
学校教育,立德树人。郭庄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动足了脑筋,打造了一支“敬业奉献”的德育骨干队伍,营造了“诚意笃行”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学习者、追求真理者、知行合一者。
1.完善德育管理网络,优化德育骨干队伍。
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和特色的郭中管理模式。
2.紧绷安全这根弦,细化综治平安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校园的安全水平,通过强化综合治理,杜绝治安事故,强化安全防范,杜绝意外伤害,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与郭庄镇派出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不定期在学生中开展系列专题安全教育活动。认真及时做好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做好节假日的值班保卫工作,同时在节假日前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活动教育。加强门卫和夜间值班工作的管理,严格值班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认真做好家校矛盾的化解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每周重点安排相关安全法制教育内容。具体为自救自护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个人卫生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水防火教育;防灾减实教育;防邪反邪教育;突发事件应对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十项教育内容。
3.专题教育程式化,活动开展有序化。
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载体、有措施、有特色,师生参与面广、效果明显。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做到期初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制定好学校专题教育课程安排表(计划、时间、教师),认真开展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其它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4.常规管理精细化,一日常规显成效。
强化课间秩序管理,引导学生文雅,避免浮躁,优化师生“心静”的休息、学习环境。以“创建文明班级,培养合格学生”为重点,上好班会课,组织主题班会课观摩活动;组织学科渗透德育优质课、优秀教案评选,强化教师德育意识,发挥每门功课都育人的功能。学生文明习惯的内化教育:认真抓好学生个人、班级、全校的卫生管理,追求“净化、美化、高水平”;层层落实卫生责任制;定期检查个人、班级、年级卫生,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检查情况记入班级量化中;对卫生较差的班级,及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不断强化学生侯课习惯,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学生全部进入教室,安静端坐,精神饱满地侯迎老师上课。
5.探索笃行德育模式,构建诚笃校园文化。
继续优化德育内容,在经历中去体验,积极探索笃行德育模式,构建诚笃校园文化。
每月评选学习之星,美德少年,礼仪之星,感恩之星,大张旗鼓表彰,以榜样促养成,期中期末各评选出笃行之星。学习学校特色、“一训三风”,促使全校师生深刻领略学校文化内涵。结合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强化养成教育,重在“五不五要”自主管理,即不浪费一滴水,要有仪表之美;不糟蹋一粒粮食,要有友爱之情;不说一句脏话,要有感恩之心;不丢一张废纸,要有家乡之念;不损坏一件公物,要有敬畏之感。要求做到人人会背,人人去做。细致安排“八礼四仪”系列活动。巩固镇江市“十佳学生行为示范校”的成果。以“八礼四仪”教育为抓手,推进“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把握德育与新课改的结合点,突出活动和渗透,讲求方法,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
1.完善德育管理网络,优化德育骨干队伍。
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和特色的郭中管理模式。
2.紧绷安全这根弦,细化综治平安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校园的安全水平,通过强化综合治理,杜绝治安事故,强化安全防范,杜绝意外伤害,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与郭庄镇派出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不定期在学生中开展系列专题安全教育活动。认真及时做好学校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做好节假日的值班保卫工作,同时在节假日前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活动教育。加强门卫和夜间值班工作的管理,严格值班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认真做好家校矛盾的化解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每周重点安排相关安全法制教育内容。具体为自救自护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个人卫生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水防火教育;防灾减实教育;防邪反邪教育;突发事件应对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十项教育内容。
3.专题教育程式化,活动开展有序化。
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载体、有措施、有特色,师生参与面广、效果明显。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做到期初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制定好学校专题教育课程安排表(计划、时间、教师),认真开展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其它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4.常规管理精细化,一日常规显成效。
强化课间秩序管理,引导学生文雅,避免浮躁,优化师生“心静”的休息、学习环境。以“创建文明班级,培养合格学生”为重点,上好班会课,组织主题班会课观摩活动;组织学科渗透德育优质课、优秀教案评选,强化教师德育意识,发挥每门功课都育人的功能。学生文明习惯的内化教育:认真抓好学生个人、班级、全校的卫生管理,追求“净化、美化、高水平”;层层落实卫生责任制;定期检查个人、班级、年级卫生,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检查情况记入班级量化中;对卫生较差的班级,及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不断强化学生侯课习惯,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学生全部进入教室,安静端坐,精神饱满地侯迎老师上课。
5.探索笃行德育模式,构建诚笃校园文化。
继续优化德育内容,在经历中去体验,积极探索笃行德育模式,构建诚笃校园文化。
每月评选学习之星,美德少年,礼仪之星,感恩之星,大张旗鼓表彰,以榜样促养成,期中期末各评选出笃行之星。学习学校特色、“一训三风”,促使全校师生深刻领略学校文化内涵。结合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强化养成教育,重在“五不五要”自主管理,即不浪费一滴水,要有仪表之美;不糟蹋一粒粮食,要有友爱之情;不说一句脏话,要有感恩之心;不丢一张废纸,要有家乡之念;不损坏一件公物,要有敬畏之感。要求做到人人会背,人人去做。细致安排“八礼四仪”系列活动。巩固镇江市“十佳学生行为示范校”的成果。以“八礼四仪”教育为抓手,推进“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把握德育与新课改的结合点,突出活动和渗透,讲求方法,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