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网上家长学校
   > > 正文
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走进下蜀中学
    寒冬捧出娇阳,端出暖意。12月20日,句容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来到下蜀中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初中语文学科命题培训,参会的专家有镇江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丁国斌,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研训员颜家明,句容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张小健主持研讨活动。
    生态下蜀,魅力临港。经济重镇下蜀厚实的经济实力为教育注入了强劲动能,美丽的校园成为下蜀镇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大家一走进异地新建的下蜀中学,为恢宏大气的校园惊叹不已,下蜀中学王进校长的热情接待又让培训会场里暖意如春,不胜快哉!
    相聚是为了学习,本次主题是初中语文学科命题专题培训,一落座,句容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张小健就直奔主题,张小健老师说,最近的语文考卷在“变脸”了,今天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变脸”的指挥大师丁国斌老师为大家传道解惑。丁国斌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丁国斌老师说,所谓命题的“变脸”,就是想让广大师生更能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他拿出一张镇江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为例,一题题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比如字词默写丁国斌老师提出的愿景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拿到合适的分,不要为难孩子们;古诗词默写要求默一些学生终生难忘的句子;名句阅读不要考一些偏啊怪的题目,他说假如初中学生能认真地把《西游记》和《水浒传》读一读,文言文的教和学是大功告成一半了。丁国斌老师提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丁老师认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些应该成为阅读的热点。谈到诗歌阅读,丁国斌老师认为诗歌考查点立足于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用好教材,用教材教。应该从理解的层面做诗歌鉴赏,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癞蛤蟆跳井-扑通扑通(不懂不懂),他形象的语言引得大家会心一笑。在谈到文言文阅读时,丁国斌老师提倡文言文应该打包成一个整体去读,不能“文”和“言”分开来,他说,文言文是一处山景,而字词是登上山的拐杖,现在是不去登山看风景了,而是盯着去研究拐杖了,怪哉!说到大阅读,丁国斌老师认为,大阅读无外乎三个纬度的解读,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以此来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拉分题,大阅读有时候就像数学考卷中的大题目,压轴题一样,要有梯度。最后说到作文的命题,丁国斌老师说,审题的准确为第一要务,要去导语,他举了个形象的比喻,猿进化到人一样,还有根尾巴没有去掉,那根“尾巴”就是导语,不设置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
    丁国斌老师是个真性情的人,率性任意。丁国斌老师的讲座既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典型的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也让我们领略了一个博学精思、科研能力强的语文学者风采。
    下午一点钟,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研训员颜家明带给学员们题为《阅读理解命题原则及策略》的讲座,“说句实话,命题一出来想有个叫好声一片是很难的!”颜家明老师的开场语一把抓住了学员的心,大家伙感同身受。颜家明老师接着说,考试无小事,事关千家万户,一点差错都不能有的。颜家明老师提出学科命题的总要求,即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有了这个方向,就语文学科而言,命题的要求的核心就是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掌握,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注重阅读体验和过程性评价,注重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个性体验,注重学生习作中关注生活、学会思考。颜家明老师提到了命题要注意的几个环节、试题的题型和题量、命题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颜家明老师的观点是,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命题也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不能拿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要提倡原创,要多看看一些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些高层次的报刊文章,获取新鲜的第一手的命题素材。
    听到快尾声的时候,颜家明老师突然给学员们来了场“当堂小测”,现场进行现代文阅读命题,平日里给学生们考惯了试的老师们现在一个个成为“考生”,要想学生考得好,老师带头先下水,不用说,这种方式让学员们都懂了。
    且思且行,且行且成长。句容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们在每次集中研讨培训中,或收获着感动,或收获着友谊,或收获着成长,或收藏着记忆,学员们并肩成长,一同拔节。在一起,是一种缘分,在缘分的天空下, 一群逐梦的语文人是那么的可爱!

                                 (阮祥军  钱进)

   
句容市网上家长学校